污泥处理势在必行,市场有望加大发展
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或节能减排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在污泥减量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离真正的减量化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污泥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新工艺路线的示范研究势在必行,污泥市场有望加大发展,未来五年,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60亿。
污泥资源化处理势在必行政策大调整助推行业新发展
污水中约30-50%的COD转入到了污泥中,转入污泥的N约30-45%,P约90%。如果污泥不及时进行处理处置,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上看,污水处理设施只做了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的工作,所以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或节能减排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公告显示,2007年底全国投运的污水处理设施共计1178座,日总设计处理能力为0.721亿m3,平均日处理水量为0.532亿m3;截止2012年底,全国投运的污水处理设施已增加至3184座,日总设计处理能力为1.36亿m3,平均日处理水量为1.06亿m3。五年间,污水处理能力增长88%,污水处理量增长99%,污水处理后的副产物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按产泥率1万m3污水产7t污泥(80%含水率)计算,全国污泥产量预计已突破74200t/d,干污泥量达14840t/d,污泥产量较五年前几乎翻倍,至“十二五”末,污泥总产量还在持续上升。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国际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工艺,主要紧扣四化: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我国在污泥减量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离真正的减量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从技术层面上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要考虑的是稳定化的范畴,而资源化利用方面,则没有太多考虑。
与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增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污水厂污泥在处理处置过程中相关处置理念、技术标准、规范以及设施建设的滞后。目前,除少数污水处理厂试点小规模尝试了厌氧消化、好氧堆肥、干化焚烧等处理工艺,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仍采用浓缩、脱水后填埋的简单化处理。深度脱水工艺是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达到55%~65%,特殊条件下污泥含水率还可以更低。
总体来说我国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都是传统的、国际通用的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解决污泥四化的问题,所需费用每吨污水约0.2-0.5元。但是,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各地在进行污泥处置时,费用问题并没有落实,导致了现在的各种问题。撇开技术路线,从整个污泥处置的角度来考虑,国内外的趋势都是建材和土地利用。但是我们的环境容量和所负荷的污染之间的矛盾相当激烈,针对我国现状,这些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技术都要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以资源循环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污泥生物质能源的最大化回收;污泥营养物质(磷和氮)的回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健康安全保障。基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科技投入,我国一定能成为“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领跑者,引领下一个100年“新型污水污泥技术”的创新发展。
2015年,国家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下同),分为九个重点整治方面,将污泥处理提到了与污水处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成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同时,对污泥处理处置提出明确要求,要求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下半年落实到部门分解任务后,将会对污泥处理处置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水十条”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污泥处理处置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进污泥处理处置;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收费政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重点支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三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修订地下水、地表水和海洋等环境质量标准,城镇污水处、污泥处理处置、农田退水等污染物排放标准。
未来几年,污泥处理目标明确,污泥市场有望加大发展。我国或将适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并扩大排污收费范围,将污泥处理处置纳入污水处理成本。未来五年,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6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