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土十条”持续落地 我国土壤修复需求巨大

  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土十条”出台以来,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迅速,“土十条”的持续落地,让土壤修复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又一个充满蓬勃张力的巨大市场。

  土壤修复项目具备明显的上升空间

  据《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约43.75%土壤修复项目规模较小,集中在5000万以下。2亿以上相对大规模项目比例仅占18.75%。与美国和欧洲分别已修复30283处和80700处污染场地项目相比,我国已修复的场地数不超过200个,土壤修复市场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上升空间明显,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土地污染现象十分严重

  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600万公顷,污染物类型包括石油类、多环芳烃、农药、有机氯等;因油田开采造成的严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积达1万公顷,石油炼化业也使大面积土地受到污染;在沈抚石油污水灌区,表层和底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均超过600mg/kg,造成农作物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全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

  政策红利推动土壤修复快速发展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在此之前,国家已经对土壤问题高度重视,继2014年,环保部计划包括建设6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预计单个示范区的财政投入在10亿~15亿元以来,2015年,中央财政部又下达专项资金约28亿元,用于重点支持30个地市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预计“十三五”期间,国家计划投资2万亿元,到2020年,使国内的土壤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在地方政府层面上,浙江、福建、湖北等省份率先出台了省级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内蒙古乌海市、辽宁省大连市、陕西省西安市等根据自身特点,发布了土壤污染治理政府文件,在控制重金属污染、整治废弃矿山、修复受污染场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保障措施。

  总体来讲,“土十条”出台可以切实改善民生,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优化经济发展,拉动GDP,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同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修复体系。预计,2015年至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659亿元,土壤修复行业或将成为“十二五”“十三五”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