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第五届土壤污染与修复国际会议召开 探讨工业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

  第五届土壤污染与修复国际会议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召开,工业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论坛同期举办。

  当前,土壤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如何安全、可持续利用土壤和管理污染土壤已经成为政府、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工业污染场地修复一直是环境修复的重要领域,论坛为科技工作者、工程师、咨询顾问、政府管理人员、学生等提供了一个国际化交流平台。

  此次工业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论坛内容分四大板块,分别围绕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法律法规、政策及市场发展和模式探讨,场地调查与风险损害评估及修复标准,工业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地下水修复等行业热点议题设置了24场报告。

  论坛期间,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等和来自中国台湾、美国等地的专家及行业资深人士分别做专题报告。论坛同期还举办了环境修复主题会展。

  据了解,土壤污染与修复国际会议每4年举行一届,旨在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交流有关污染土壤、沉积物、地下水和工业场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和修复的最新进展。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土壤污染治理起步较晚

  林玉锁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国内对于大气、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均有较大进展,但对土壤污染的治理起步较晚。

  迄今为止对土壤污染治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国内针对农田土壤和国土环境进行了背景值的调查以及环境容量的研究,那时土壤污染情况相对良好,学者和专家将主要精力放在矿山、污水灌溉以及农药污染领域。第二个阶段从2000年至今,随着土壤污染情况的加剧,政府与社会开始逐渐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和大气治理、水体治理一起被提到了新高度,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污染治理体系也在逐渐建立与完善。

  未来发展关注科研与产业

  骆永明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

  过去十几年,我国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对人身和环境影响的研究、土壤环境治理标准的研究、用于土壤修复高新技术的研发五大方向取得诸多成果。

  与此同时,修复行业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公司、科研院所以及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等,为提升科研实力、培养专业人才、引领创新奠定了基础。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修复技术体系日渐完善,环境管理与产业化进展效果显著。但是,在土壤环境的分析与监控、原位快速修复技术与设备的探索以及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建立和信息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国内土壤环境保护的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二是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关产业的支持。

  有机类污染影响农业生产

  朱利中 浙江大学教授

  土壤的有机类污染问题深深影响着国内农业生产以及居民健康。针对有机污染土壤主要采取缓解和修复两种处理手段,污染程度较轻的农业用地一般用缓解污染的技术手段,而污染程度较重的场地则采用修复的技术手段。

  针对污染程度较轻的农业用地,确定污染物的生物利用率是关键,比如现有的连续超声波萃取技术,通过测定植物萃取液中各种形态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来确定污染土壤的生物利用率。另外还有技术是利用生物炭和表面活化剂来吸附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研究表明经过处理过的土壤长出的作物PAHs浓度降低了2/3以上。针对污染程度较重的场地,主要采用一种表面活化剂强化的生物修复技术(SEBR),对PAH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5%~70%。

  提升修复行业综合能力

  高胜达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

  随着“土十条”的发布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制订的加快,修复产业也从萌芽期进入了发展期,这一时期正是新老企业交织、产业生态格局再造的阶段。

  推动修复产业发展的工作也应该审时度势、顺应发展,将重点从萌芽期的宣传、呼吁和粗放治理,逐步转移到提升修复企业综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新进入的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将担当冲锋主力军,原有中小企业的核心价值会逐步显现,这两类企业将在未来3年的格局重塑中大显身手。资本和金融会成为资源重新配置、商业模式创新的新动力,资深人才会成为稀缺资源。

  “土十条”发布后,修复产业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再有试错的机会,只有制定出合适的战略,并以此为纲,将项目、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未来的格局中争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