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整合拉开序幕 工业废水治理勾勒千亿增量空间
工业废水治理市场并非刚刚兴起的新领域。一个稍显不恰当的比喻是,如果说工业治污领域还属于“游牧”状态,那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就早已迈入“农耕”发展模式。与城市水污染治理相比,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要复杂得多。从废水本身来看,牵扯行业企业众多,浓度高、成分复杂、对环境毒害性大。
产业整合拉开序幕 工业废水治理勾勒千亿增量空间
工业废水,即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工业废水治理主要涵盖三大板块: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和废污水处理。给水处理包括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职工生活过程中,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工程;凝结水精处理和中水回用是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回收再利用处理;排水是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雨水和事故水的工程。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2010年就已达到95.3%,重复利用率在2012年已经达到85.7%。但有报告指出,中国工业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仅为25%,水污染还比较严重,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业内人士及专家也曾表示,我国工业废水实际排放达标率和重复利用率仍然较低。
谈及缘由,在众多业界资深人士看来,一方面源自工业废水的成分繁复。工业废水通常包含下述一种或多种污染:酸性、碱性、含氰、含酚、含醛、含油、含硫、含磷、含有机物、有放射性等等。同时,不同行业产生的污染物差别也很大,比如造纸制浆产生的废水,排出废水呈黑褐色,黑水中污染物浓度很高,BOD高达5—40g/L,含有大量纤维、无机盐和色素;而食品加工行业以固体污染物、酸、碱、糖、盐、致病菌等为主。
具体来看,类型复杂。工业行业种类繁多,对应的工艺组成也很复杂,影响工业废水污染物种类及浓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用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操作条件、生产用水水质与水量等,因此工业废水性质差异大,类型复杂。按照主要污染物类型,可分为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含酚废水、含有机磷废水、放射性废水等。
其次,处理难度大。一般工业废水固体悬浮物(SS)含量大,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高,酸碱度变化大,有的还含有多种有害成分,比如油、酚、农药、燃料、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据统计,目前工业生产涉及的有机物达400万种,人工合成有机物10万种,且每年以2000余种速度递增,为有效处理处置、降低环境污染带来较大困难。
此外,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着力工业废水领域的治理。随着环境刚需的时代命题日渐凸显,废水处理设施早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硬件”之一。但由于违法成本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很多企业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无证排污、偷排和超标排放的情况仍然较多。
有鉴于此,一揽子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业已在路上。从2008年开始,我国进入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密集期。据公开资料,2008—2013年间,包括造纸、化工、纺织、钢铁、医药、有色等主要排放行业在内的大部分工业行业,共修订更新或首次发布40多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5年4月初,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新一轮水污染宣战号角吹响。随即,国家一些列的配套政策法规先后落地实施,全国各省市地区也积极响应,出台地方版“水十条”。但不难发现,在上述政策法规中,工业废水治理已成为重要板块之一。
而国家政策控制下的刚性需求,主要表现为国家鼓励推动水污染治理、推动节能减排实施、重视水资源循环利用、解决缺水地区饮水问题等政策引发的需求。这些需求将主要促进循环水市场、中小规模的工业污水处理市场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还处于成长期,以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兴蓉投资、创业环保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社会资源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抢占市场,业务规模已大幅领先于同行业大多数企业,成为跨国水务企业强力的竞争对手。以桑德集团、国祯环保、鹏鹞环保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凭借着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技术创新等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行业新生力量。
市场普遍预测,“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废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将达到13922亿元。未来,工业废水治理将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渗透,且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地区污水处理业务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因此在这些地区的污水处理业务将可能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随着污水深度处理的推广以及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需求的加大,高端污水处理设备的PE投资价值将日臻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