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双引擎加码环境服务业 第三方治理将再起烽烟

  【中国环保在线市场行情】环境服务将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突围”的一个重要领域。业界资深人士文一波日前指出,在监管趋严、产业规模大扩容、资本驱动等多重因素下,环境服务业也进入了新阶段。2016年环境服务业行业收入约7628亿元,到“十三五”末期则将增长至2.3万亿元。

  “环境服务业的春天来了。”

  在此前召开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断言。

  近年来,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公众对环境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日益凸显,仅靠传统手段与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治理的需求,这也促进了环保企业的转型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环保企业也逐渐出现分化,有企业由单一“装备制造商”向“环境综合服务商”转型。

  据公开资料,相对于其他细分行业,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仅有5家,占比5.38%。其中主板一家,为瀚蓝环境;中小板两家,为雪迪龙和理工环科;创业板两家,为三聚环保和先河环保。就地域分布而言,5家企业分布于北京、河北、浙江和广东。就总市值而言,5家环境服务业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均在50亿元以上,其中三聚环保的总市值最高,逾300亿元。

  就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而言,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流通比例为65.55%,5家企业中,雪迪龙和理工环科的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余3家公司流通比例均在70%以上,流通股占比较高。

  在盈利能力方面,环境服务业企业呈现出优异的成长能力。环境服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普遍较高,2015年行业平均净利润率超至18%,同期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约13%,A股整体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约5%。其中,雪迪龙和理工环科的净利率较高,分别为26.21%和23.66%。

  就净资产收益率而言,2015年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0%以上,高于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其中,三聚环保和雪迪龙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分别为17.47%和16.71%,理工环科的净资产收益率最低,仅为3.77%。环境服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60.74,略低于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在各细分行业中亦处于中下水平,其中理工环科市盈率最高,达95.20。

  诚然,呼之欲出的产业春天自然离不开政策红利。在2016年5月,环保部就已出台《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明确我国将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并确定了这一朝阳产业发展的几大路径,包括推进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聘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作为“环保管家”;在城镇污水处理等领域,鼓励发展集投资融资、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总承包和治理特许经营模式等。

  同时,“十三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里面总共26项,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指标就有13项。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和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此外,“十三五”期间将以推广绿色产品来拉动绿色消费需求,实施重点工程来拉动环保投资的增长,并强化约束和激励机制释放市场需求。多管齐下,未来环保投资潜力巨大。

  产业层面,随着大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的相继发布,产业规模大幅扩容,新兴领域释放。文一波称,“十三五”期间环保市场空间将达17万亿,其中土十条为10万亿,海绵城市3万亿,水十条2万亿(黑臭水体0.7万亿,乡镇污水处理0.2万亿,其他1.1万亿),大气十条1.7万亿,地下管廊0.9万亿。

  此外,资本驱动力量越来越大,并购数量和规模快速增加,中石化、中国中铁、葛洲坝集团等“跨界巨人”不断进入。2012年,环保领域并购交易数量仅17个,交易额1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并购量已达52个,交易金额近300亿元。为方便并购,上市公司还设立并购基金,且越来越多。2014年仅2家公司设立了并购基金,资金规模20亿元,去年这两个数据暴涨至30家、400亿元,今年一季度则为15家200亿元。

  如何从万亿产业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就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来说,更‘定制化’的环保管家服务势必将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之一。”神雾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而日前也有统计机构发布数据显示,从上市环保企业去年年报情况来看,提供“治理方案”等服务而非具体技术、设备、产品的占比已愈发不可被忽视。诚如碧水源去年的54.14亿元营收中,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带来的收入占比为72.63%。    不过,放眼第三方治污,甚至整个环境服务业市场,巨大商机也难掩制度空白隐忧。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本该成为政府监管另一把利剑的第三方治污企业,由于与排污企业有着付费与被付费的利益关系,反而可能成为违法违规排污更有力的保护伞。    而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天柱看来,第三方治污机制需要一套制度来明确。比如,在排污方出资雇佣第三方治污企业治理污染之后,如果再出现违法违规排放行为,责任该如何判定和承担;企业与第三方治污公司的配合,应明确是污染末端配合还是要从生产到排污全过程进行配合等。